要说夸张的普遍的*本意的误读,主要是因为经常被乐评人,同行,甚至作者本人不负责地冠上一个莫名其妙的名字,然后就一颗永流传了。比如贝多芬的月光,就是因为有个乐评人觉得第一乐章非常月色朦胧,从此这支奏鸣曲就被简称为月光。但其实起名字也就图个顺口,并不应该构成误导,因为任何一个完整听完的人,都会察觉到一点蹊跷,比方我第一次听到第三乐章的时候,就觉得这尼玛是在月光下野战吗。对不起正经一点。总之我觉得贝多芬先生的第十四号奏鸣曲,应该是钢琴这件乐器能表达出来的最激烈,燃烧,而绝望的爱意。什么你说那个海边小木屋里弹琴的盲姑娘,只能说小学课本简直了。相比之下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常用别称「*」,就是件有点儿黑色的事情。背景简单说一下,就是斯大林执政时,肖斯塔科维奇的剧作被指反*(形式主义),于是老肖深刻认错,创作了一首讨好当局的交响乐,成功重回乐坛。四个乐章下来,几乎随处有潜藏的真实意思。最末光明正大的万众齐欢,不如说是*面前的反讽,是却道天凉好个秋,是老肖一个无奈又戏谑的笑。关于这个,作者后来在回忆录里也有提到。在我心里这是古典音乐史上黑色幽默之最。我想想啊。夜曲不是只有肖邦那些,也不是钢琴专属的体裁。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叫New World Symphony,即美国新*,但全曲还是受作者家乡音乐,也就是波西米亚音乐影响比较多。莫扎特的安魂曲基本上不是他写的,在创作过程中莫扎特就辞世了。而关于到底前几个乐章是出自莫扎特之手,好像并没有定论的样子。
首先要定义的是,怎样的解读才是正确的,我个人认为,对普通爱好者而言。除了技法,演奏形式,音乐给你带来的情感等用作增加欣赏的解读外,其他任何所谓揣摩作者当时在想啥,为啥这么想,为解读而解读都是没有必要的。古典音乐过分解读其实并没有意义,或者说,没有谁的解读一定有对有错。毕竟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阿姆雷特嘛,每一个指挥,演奏家对每一部作品都有不同的解读。音乐不是中学语文书,鲁迅都不知道的答案教委却一目了然。我想问的是,谁能给我解读解读李斯特那些作品,对我而言,李斯特的很多作品除了炫技以外欣赏意义见仁见智。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