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村,1906年6月26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的一个满族家庭。其父名恩格,字荫普,是清廷主管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三省教育事业的*,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希望子女成为有用的人才。童村的长兄童寯是著名的建筑学家,二哥童荫专攻电机,兄弟三人在科学技术上均有杰出的成就。 童村在沈阳启蒙,后去北京考入汇文中学,当时他就酷爱生物学。1926年,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科,1929年,修完必修课程,提前一年进入北平协和医学院,1934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继而在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从事医学临床和教学工作。30年代,中国医药工业还不发达,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如肺炎、心内膜炎、伤寒、副伤寒等,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因此,纵有高明医术,仍不能降低病死率。于是,童村便萌发了研究药物的意愿。
1940年,童村被协和医学院选送去美国约翰霍甫金斯大学,进修公共卫生学。1942年,获公共卫生学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
童村在美国约翰霍甫金斯大学攻读公共卫生学博士学位时,恰逢英国.弗洛莱等与化学家钱恩等合作,从青霉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出青霉素,并用于治疗金*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等疾病,获得显著疗效。这件事引起童村的注意和兴趣。1941年,童村开始青霉素的研究工作,并发表了论文。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青霉素研究、试制工作都是秘密进行的。但是,童村通过各种途径,终于获准去当时正秘密进行青霉素研究工作的美国农业部北部地区研究室和正在筹划或进行青霉素工业化生产中间试制的施贵宝公司、默克公司.当时这家公司研究试制链霉素)、礼莱公司参观访问,并获准得到青霉素产生菌。这些菌株曾经是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中国研究试制青霉素的出发菌种。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童村报国心切,辞谢了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皮肤病学与梅毒学系的聘请,绕道大西洋,于当年秋末冬初回到北平。
童村在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和从事医学临床、教学期间,进行了亚甲蓝、藏红及其他不同染料对细菌的光能作用研究,证实细菌悬液内加入亚甲蓝、藏红或其他染料,成为低浓度染色液,可使细菌对可见光产生高度敏感性,细菌可被可见光抑制或杀灭。当时这项研究对人类、畜禽和农作物的传染病害的防治以及食品、饮料、轻工业产品的保存具有指导意义。此外,童村还对白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继19世纪末发明了Loeffler斜面法进行白喉杆菌鉴别后,20世纪30年代又用亚碲酸钾培养基鉴别白喉杆菌。但此法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制备培养基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而各实验室又缺乏合适的统一方法。1938年,童村建立了亚碲酸钾培养基的标准制备方法。实验证实,白喉急性病例分别用Loeffler斜面法和亚碲酸钾培养基法进行白喉杆菌鉴别,其阳性率相同;恢复期的白喉患者和带菌者,亚碲酸钾培养基鉴别白喉杆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Loef-fler。因而,童村建议白喉恢复期和带菌者应同时采用亚碲酸钾培养基法和Loeffler斜面法进行白喉杆菌鉴别。由于白喉带菌者数量大,活动范围广,是白喉的主要传染源,在当时的条件下,童村对恢复期白喉患者及带菌者进行白喉杆菌鉴别,并及时隔离传染源,这对于防止白喉传播与流行具有现实意义。
童村不仅知识渊博,思维也十分敏捷。早在50年代中期,他就提出“无菌动饲养研究建议,被国家科委采纳列入中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为医学、生命科学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与途径。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