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68年代开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为自愿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插队,通常是指1980年以前中国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种模式。
插队属于集体所有制,无需政审体检等手续,也没有严格的名额*(赴边疆除外),顾名思义就是安插在农村生产队,和普通社员一样挣工分、分红分口粮。
1968年以前的上山下乡以农场模式为主。因*造成了中学生滞留学校,到1968年中国出现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初、高中学生(即“老三届”)一起毕业的奇景。这年的冬季起,插队模式就成为上山下乡的主要模式。
人数规模之大、涉及到家庭之多、动员力度之强、国内外影响之深,都是空前绝后的。“插队”从此成为一个特殊意义有代表性的词汇,提到“插队”就不用提“知青”,不用提“上山下乡”了。
扩展资料:
1968年 12月 22日,《人民日报》在一篇报道的编者按语中引述*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指示发表后,全国立即出现上山下乡*,绝大多数 1966 届、1967 届、1968届初高中毕业生涌向农村、边疆。
其后数年,上山下乡成为城镇中学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前后共达 1600多万人。为此,各地曾成立专门机构, 预算开列专款,并召开全国专业会议,统筹解决有关问题。
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它从20世纪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70年代末结束。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
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时期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中去,摒弃传统教学,过分提高实践作用的*运动。所有适龄青年除了当兵以外,基本上都属于征召范围。
上山下乡运动,对大多数知青们的确是一个严酷的锻炼,客观上并没有解决我国农村三大差别,由于当时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环境下,知青各自家庭*背景的不同 ,知青返城的*待遇也是不同的,也存在着下乡锻炼镀金走过场和所谓的永远扎根农村干*的现象。
有些地方知识青年在农村遭受**的事件也屡屡发生,特别是最后期返城的部分知青,多数是*遭*最后得到解放平反的家属子女们,他们是最后一批被*下发文件各省经过统计上报落实实名回城的。
至此,文化大*上山下乡运动知青返城工作彻底结束。
上千万的知青回城后,并未出现某些*担心的城市因容纳不下这么多人而引发混乱。相反,由于这个决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欢迎反而使得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都更加“和谐”。
国家在八十年代初骤然强化的计划生育*是*对知青返城的一种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识青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插队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