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水前往往伴随着短期内大幅度的降息,而近期央行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至3.8%,是否预示着类似的大规模经济刺激*即将到来?观察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历史上降息周期与经济刺激*之间存在某种关联。例如,2008年下半年,中国实施了大规模刺激*,短短三个月内5年期LPR降息达到180基点,开启了资产泡沫周期。然而,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的降息周期温和得多,一年内降息50基点,市场反应远不如2008年。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的降息周期则在不到一年时间内达到125基点,市场传导至2016年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涨价去库存现象。
随着债务向居民部门的转移完成,货币*逐渐倾向于“稳”。由于居民杠杆率已非常高,*不再鼓励高杠杆运行,因此自2016年以来,货币*非常克制,直至废除基准利率之前,未曾进行过一次降息。此后,央行启用更接近市场利率的LPR作为新的参考利率,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大开大合的利率*能力。
回到此次降息,一年期5基点的变动显得较小,基准利率下罕见有如此规模的*调整,更像是对经济下行导致市场收益下降的反应。企业收入减少,贷款利息负担加重,降低了信贷意愿。同时,降准带来的超额准备金需要向市场推广,供需关系将影响更加接近市场利率的LPR。*只能间接干预贷款参考利率,与2008年和2015年短期内180基点和125基点的降息相比,此次降息的规模太小,且市场本身正处于下行周期。
在分析降息背后的信号时,可以推测经济下行将成为常态。疫情窗口期的特殊国际供需环境使得经济下行可以放慢,产业转移也可能暂时停滞。如果用10基点的降息进行一年的时间,那么降息空间还可以维持较长时间,为内部的产业升级和分配改革提供空间。特别是在明年美联储如果真的加息,全球经济将进入震荡时期,中国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谨慎使用其货币*工具,避免重蹈覆辙,再次通过转移债务至居民部门引发更大的内部风险。对于房地产市场,存量资产跑不赢通胀,投资者还款就是在消化泡沫,这表明市场正在逐步调整,寻找新的平衡点。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